Admin
2018-09-03 16:55
未来零售银行的竞争必将体现在收入端,招行低成本的资金优势预计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但是这种优势可能逐渐弱化,未来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贷款结构优势和中间业务的创新上。
金融脱媒、利差收窄和不良率攀升等不利因素挤压了曾经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逐渐成为银行创收的重要引擎,国内领先银行已经意识到转型的迫切,逐年提高了零售业务收入占比。
截至2017年,国内上市银行零售业务的收入和税前利润占比的中位数均超过30%,分别达到35%、36%,较2010年分别提高9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从营收占比的角度来看,2017年,零售业务占比最高的银行是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对当期营收的贡献已经达到49%。而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贡献占比更是达到53.4%。营业收入占比和税前利润占比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均高于行业均值水平。
金融危机后招行零售业务风险资本回报提高17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在2005年选择零售银行的一次转型,2010年开启内涵式发展的二次转型,再到2014年面对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四因素叠加,招商银行确立了以“轻型银行”作为深化“二次转型”目标。其中,“轻型银行”导向的特色业务:私人银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信用卡、交易银行、投资银行、托管、票据、金融市场等领域。
2008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仅为9.2%,而2017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已经提升到了26.4%的较高水平。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是如何实现飞跃的?我们对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结构进行了分解。
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收益的贷款占比提升。
2008年,招商银行零售贷款达到2326亿元,2017年达到17853亿元,复合增速29.4%,零售贷款占公司总贷款的比重从2008年的26.6%上升到2017年的50.1%;2008年零售存款3265亿元,2017年达到13385亿元,复合增速17%,零售存款占公司总贷款的比重从2008年的42%上升到2017年的33%。
从零售贷款的结构来看,信用卡贷款和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的其他个人消费类和经营类贷款的规模持续增长,占比分别提高1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活期存款占比提升22个百分点,但是零售存款整体增长乏力。
招商银行在控制资金成本上也做了很多努力,招商银行零售存款中活期存款持续上升,已经从2008年的51%上升到了2017年的72.6%,提高了22个百分点,从而使得零售存款付息率从2008年1.99%下降到2017年的0.8%。
过去9年,存款的复合增速仅为11%,而贷款增速为25%,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存款增速。在2015年年末,零售业务贷款余额已经超过零售业务存款余额,需要通过内部拆借来支持零售贷款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存款成本的大幅提升,零售业务的NIM持续收窄。
此前,超额的低息储蓄存款在满足个贷业务的同时,还大量用于内部拆借,以支持对公业务和资金业务发展,并赚取相应的内部拆借收益(等同于银行间拆借利息收益),虽然拆借利率低于贷款利率,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拨备也少。因此,只要拆借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存在正利差,上述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资本回报率就会增加。
2014年之前,零售存款规模持续高于零售贷款。从2014年开始,随着零售业务贷款余额超过零售业务存款余额,零售存款无法满足零售业务发展需求后,原本释放利润增加风险资本回报的内部拆借业务开始转为负值。
2008年,内部拆借收入对净利息收入的贡献达到47.3%。此后由于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内部收益贡献度持续下降。到2014年年末零售存款已经无法满足零售贷款需求,内部净利息收益开始转为负值,而截至2017年年末内部资金的拆借成本达到187亿元,对当期净利息收入的贡献度为-26%。
如果剔除掉存款的扰动,招商银行零售贷款的净息差在2016年之前基本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16年滞后,随着零售存贷款差价的拉大,内部存款拆借费用大幅上升,如果简单地按照存贷款时点数据的平均缺口测算,内部存款的拆借成本一度达到5.5%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零售存款0.8%的付息成本。因此,直接拉低了2016年到2017年零售业务的净息差57BP和113BP。